作€|霹雳?/p>
来源
视觉?/p>
想象€下这样的场景?/p>
“瘟疫可谓所向披靡,它们横扫整个世界,就如同干柴遇到烈火€般,只要有人类居住的地方,就有它们的身影。在陆地上,它们跟随€贸易通道四处传播;在海上,它们€过船只到处扩散。只有在火焰自行熄灭的时候,它们蔓延的€度才会放慢。€?/p>
€严重的时期,全球每年?亿人感染?00万人死亡?/p>
「它」祸害人类之久远,可以用古€来形容。历史上它€杀人无数€,€到之地皆尸í遍野,再加上发病方式极其痛苦,有人把它称作€地狱之疾€€?/p>
甚至,它,一度改变了历史?/p>
看起来,这似乎在描述正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?/p>
实际,并不是?/p>
这里的€瘟疫€是比新冠更可€€杀伤力更强,几乎€所向披靡€的—€疟疾€?/p>
但,中国,把它清零了?/p>
图源:网?nbsp;
为什么突然要聊疟疾?
因为今天4?5日,是€世界防治疟疾日」€?/p>
直到今天,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深受“疟”害?/p>
但中国,却做到了本土全部清零,过程之坎坷艰辛,很多国人可能都并不了解?/p>
图源:网?nbsp;
先来€单了解一下,疟疾为什么被称作“地狱之疾€€?/p>
它主要€过繁殖极快的蚊虫传播€疟原虫进入人体后会疯狂破坏人体的红细胞,导致发病€?/p>
疟原虫正在接近人的红€?nbsp; 图源:网?nbsp;
发病过程,可以称之为「极致酷刑€€?/p>
先是发冷,从四肢€始蔓延到背部然后€始全身发抖,频频冷颤。持续一段时间后,寒颤消失,体温上升€始高烧,€高能达到40度以上€高烧之后是出汗,大汗淋漓,至此第一周期才算结束,接下来再次重复整个过程,直至死°€?/p>
史书曾这么记载:“自黄昏直至天晓,哭声不绝,瘴烟之内阴魂无数”€?/p>
在非洲,更可怕€由于湿热气候和恶劣环境,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儿童因疟疾而死?/p>
能想″?无数父母眼睁睁地看€自己的孩子死去,€骨剜心之?.....
且,疟疾的肆虐范围波及全世界?/p>
古罗马帝国€€一个曾统治世界?00年的超级帝国,最后“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疟疾?/p>
这可不是凭空捏€€皆有史料€有记录在案的€古依据,且有不止一位历史学家的证言?/p>
强大文明如当时的古罗马帝国,被它折磨到束手无策€哀鸿遍野,€后无助地把它归为“天谴€€€上天的诅咒”€?/p>
图源:网?/p>
疟疾甚至成为导致早期英国某个国王英年早€的重要因素?/p>
这场贯穿「整个人类历史的噩梦」,持续了上千年依然猖獗?/p>
直到现在,安哥拉依然是全球疟疾最严重的国家之€。每年超600万感染病例,死亡人数?000人€?/p>
瘟疫的高发区—€非洲地区,更是如此?nbsp;
每年上百万的非洲人因没有′救治而丧生,发病和死亡病例占全球90%以上?/p>
在痛苦中死去的非洲疟疾儿?图源:网?nbsp;
?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统计结果,目前全世界?3个国家流行疟疾,其中非洲€多,?7个;其次为亚洲,?1个,主要分布在东南亚;拉丁美?0个;大洋?个;欧洲1个€€?/p>
图源:网?/p>
有没有发现,这个列表里没有中国€?/p>
难道,中国侥幸€过此劫?/p>
我们希望如此,但很遗憾,并没有€?/p>
建国之初,新中国也曾遭疟疾肆虐€尤其是气€炎热,蚊虫肆虐的南方地区,疟疾频频爆发。€每?000万的病例,大概有30万人不幸丧生,非常揪心€€?/p>
许多村子的妇女儿童被病痛折磨,形容枯槁,场面触目惊心?/p>
新中国早期疟疾宣传防治队
?949年开始,和€它」的这场战役,我们整整打?0年€?/p>
就在2019年,中国实现了本土彻底清零(连续3年本土数据为零)?/p>
达成这个结果的重要转折点出现?967年€?/p>
此时,一个重要的人物出场了€?/p>
她就是后来名扬世界,和爱因斯坦€居里夫人齐名的中国科学家€€屠呦呦?/p>
1967年左右,她正式踏入抗疟这¤道€?/p>
建国之初的中国还处在百废待兴、缺医少药€医疗条件非常艰苦的阶段?/p>
但,国内迎难而上,从未有丝毫€缩之意€?/p>
没有′创€条件€?/p>
?949?0月,军委卫生部召€了全国卫生行政会议,把防治传染病作为当时的首要任°€€?/p>
?年后:€?951年底,全国各地县级卫生院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1.2%。€?/p>
1967年,为了拯救更多的国民免于疟疾的痛苦,€?23项目」启动,全国60个机构的500多名科学家争分夺秒寻找疟疾新疗法,包括屠呦呦?/p>
1969?月,「屠呦呦」临危受命,担任抗疟药研究任务科研组组长?/p>
此后,她把时间掰成了€秒一秒过,几乎进入了€种€痴狂€的状€€?/p>
图源:网?nbsp;
没日″?/p>
从历代医籍€本草€民间方药入手,收集?000余方药,€字一句编写了整整640个方子,并迅速分发给全国的研究€参考€?/p>
然后,又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€展实验研究,历经380多次失败......
终于!‘定了“青蒿€可抗疟的宝贵价值€?/p>
答案虽然有了。但经€高温提取€的青蒿素作用不大€从兴奋跌到谷底,那段时间,屠呦呦焦虑到夜夜失眠?/p>
又是€段艰难的探索,终于在中国的一本古书中找到了提取疟疾的记载?/p>
“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€€?/p>
她一下被点醒,低温是关键?/p>
「青蒿素」被提取出来了€?/p>
但最绝望的是,翻过一座大山,发现外面是另外一座大山€?/p>
研究小组在动物身上试验时,发现青蒿素对一些动物有效,却使另外€些动物中毒€亡?/p>
时间紧迫,问题棘手€?/p>
不能再等了,屠呦呦做了一个决定€€以身试药€?/p>
谁拦也没拦住,她铁了心要救中国€百姓€?/p>
€次次试验€次次调整,也就是那段时间,有人发现她经常病休,现在看,终于知道了原因?/p>
€终,成功了!
在人类和疟疾抗争的这部血泪史中,我们第一次拿到了制胜的武器!
而,对屠呦呦来说,代价是她的肝肾全部受损?/p>
1986年,首批青蒿素药物获得了生产许可?/p>
屠呦呦和中国深知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意义,用中国植物研发,€价低廉的青蒿素迅€被推广到全世界?/p>
全球上亿生命因此得救,无数家庭痛哭失声€?/p>
2000年以后,世卫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€?/p>
2015年,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屠呦呦,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的最高奖项€?/p>
1年后?016?月),中国本土疟疾病例数首次清零?/p>
我们?010年立下,2020年消除疟疾的目标,在2016年提前完成!
图源:世卫组织官?nbsp;
现在,中国正在以自身的案例,为全球消除疟疾开展国际合作€?/p>
屠呦呦虽然已?2岁高龄,但依然坚守研发第€线€?/p>
€出必行,这是中国?/p>
使命必达,达则兼济天下,这是中国科学家€?/p>
中国科学家和非洲科学家交流中国抗疟经?nbsp;
但是,没有想到的是€?/p>
当屠呦呦在国际上受到无数发自内心的礼赞时,有人竟然联名给诺奖委员会写信,控诉屠呦呦不配得到诺贝尔奖€?/p>
质疑她既没有出国留学经历,没有博士学位,更没有院士头衔,这样€个€三无€€太太拿奖,是天方夜谭€?/p>
更荒唐的是,这些人还是中国人?/p>
真是,滑天下之大稽€?/p>
任何别的国家得奖就是理所应当,一到中国人自己身上,€有€群人”就“身先士卒€地觉得咱们不配?/p>
鲁迅先生在€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€说: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…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€?/p>
鲁迅先生还说:敌人是不足惧的,最可€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,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€?/p>
而关于屠呦呦在青蒿素上突破的意义,一位科学界业内人士这样说:
在科学的概念里,? ?00当然非常重要?/p>
但是€€重要也是€不可替代的,是从0?的突破€?/p>
他举了一个例子,就好像是€个数学公式,我们首先知道它能成立是最重要的,找到了能成立的依据,后面€次次,反反复复地求解才有意义?/p>
屠呦呦做的,就是??那一步,€关键的一步€?/p>
而,关于得奖,她早就说过,€与获奖相比,我€直感到欣慰的是青蒿素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€€?/p>
关于名誉,她反复强调,€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”€?/p>
图源:央视新?nbsp;
诺奖发言里,她感谢了国家、团队€所有所有为青蒿素的研发做出了贡献的人€?/p>
但是唯独不感谢自己€?/p>
她说:我唯一不感谢的就是我自己€因为痴迷青蒿素,我把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科研当中,没有尽到为人妻€为人母的义″责任?/p>
她拒绝了无数记€的采访,只淡淡地回了一句:“得奖€出名都是过去的事,我们要好好€干活€€€?/p>
这样的成绩,这样的为人,如果都不够的话,“你们€还想要科学家€么做呢?/p>
而,事实上,在中国被消灭的传染病不止疟疾,被侮辱的科学家们也不止€位€?/p>
天花?/p>
天花是新中国成立后第€个被消灭的传染病?/p>
中国科学家团队发明了耐热液体痘苗,解决了疫苗必须冷藏导致难以在偏远和农村地区推广的难题€?/p>
中国天花被消灭,比世界领先了整整16年€?/p>
脊髓灰质炎€?/p>
1955年,江苏南€爆发脊髓灰质炎,受害人群全部是小孩?/p>
“糖丸爷爷€顾方舟为了拯救中国孩子,用自家的孩子试药€?964年,糖丸疫苗在我国全面推广开?/p>
2000年,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?/p>
还有丝虫病€?/p>
丝虫病俗称€象皮肿”€患者主要症状是肢体和生殖系统畸形€?/p>
1994年,我国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目标€?/p>
2007年,经世界卫生组织审核,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消灭丝虫病的国家?/p>
可以说,我们发展每次阶段都没有停止过对抗瘟疫。每次都是一场硬战,而每¤些必须胜利的“战斗€,冲在€前面的永远是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€?/p>
图源:网?nbsp;
新冠疫情,也是如此€?/p>
武汉疫情€严重的时期,第一时间选择“€行”的钟南山院士,已经84岁;
冲在武汉疫情第一线的“铁人院长€张定宇,本身还是一位渐冻症患€;
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研究新冠疫苗的陈薇院士,在自己生日当天的愿望是€除了胜利,别无选择!€;
就在前段时间,最为震撼的€张图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,吴尊友教授?/p>
两年时间,满头黑发,已尽是银丝€?/p>
然€,非常魔幻的是,当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的同时,还有€些€蛀虫€在使劲「啃噬我们的脊梁」€?/p>
阴阳怪气地内涵钟南山院士挂号费太贵,大骂钟南山儿子穿名牌衣服,不知节俭€?/p>
还有因为€句€把岗位€有医生换下来,让党员上€被推上神坛的张文宏医生。后来为民请命的话多了,€虫们€始觉得他“假”€€博出名”,拿最难听的话去刺伤他,想看他难堪?/p>
后来又后来,他沉默了?/p>
这群人又来找他,“疫情这么严重,不干正事,干啥呢?€?/p>
......
再重复一遍鲁迅的话:敌人是不足惧的,€可€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,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€?/p>
但是,幸运的是,€虫是少数?/p>
我们何其有幸,每个时代的中国都有那么€群脊梁,他们?/p>
—€€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€圣继绝学,为万世€太平。€?/p>
监制:视觉志
编辑:霹雳蓝
微博:视觉志
点击「视觉志」阅读原